
市中心通勤:互联互通、电动和良好的解决方案组合

没有其他交通工具能如此有效地利用网络化数字技术的诸多优势:公交车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按需抵达,并可利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发出的信号提供响应式服务。由于灵活多样,它们正催生出新一代基于公交车的未来交通解决方案。
随时随地满足您的需求
然而,公交车仍然不是所有人的终极选择。作为 Uber 的更高级版本,按需班车正在全球各地的城市涌现,提供环保而灵活的服务。
在印度,MoveInSync 通过软件即服务 (SaaS) 平台管理着超过一千辆班车组成的车队。为了解决办公室通勤问题,它开始直接向公司提供这项技术,帮助它们让员工快速地往返于办公室和住宅。
现在,他们将这一经验用于班加罗尔的出租车池服务试运营。虽然仍专注于办公室通勤,但 MoveInSync 相信他们能够以安全而及时的方式解决拼车问题。
福特正在奥斯丁和旧金山启动一个类似项目——Chariot。Chariot 是一种用于共享班车的 App 服务,您甚至可以购买月票。


走完最后一公里
要最终说服通勤者舍弃私家汽车,城市交通规划者不能忘记“最后一公里”,即旅客下地铁或公交车后与其最终目的地之间的较短距离。一些新选项寻求通过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滑板车或共享单车填补这一空白。
今年,洛杉矶与 Lyft 和 Lime 等公司启动了一项计划,旨在引入数千辆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并研究它们的效率。在第一个月,就有一百万人次骑乘。此举旨在提供安全而实惠的交通工具,主要面向现有公共交通网络不完善的社区。
在西班牙桑坦德,城市居民明显受益于一个屡获殊荣的无障碍项目。该项目采用九条自动人行道提高陡峭街道上的通行效率,主要服务行动不便的人群。它是该市推动人们减少对汽车的依赖、转而采用步行的一大关键措施,并能帮助通勤者直达缆车等交通工具。



将地上或地下交通提高到新水平
各城市正在各个层面探索城市公共交通:地面、底下和地上。这通常被称为“3D”交通理念,此创意旨在动用并协调所有交通工具减少交通拥挤。
地下:各城市正想方设法重新利用隧道。例如,伦敦拥有庞大的未使用隧道网络,但尚未出台任何提议。在里昂,长达 2 千米的“Le Tube”已在为自行车、环保公交车和行人提供免费的环保通道。
地面:交通专家认为公交车和应急车辆应在离地面几米的高架通道上运行,从而实现两个交通流。所谓的陀螺仪可以在高跷上保持平衡,采用太阳能供电,并且可以在交通车道之间的单一轨道上运行。但是,这种解决方案仍然极具未来主义色彩!
地上:虽然缆车的载客量并不大,但它们确实能够进入难以到达的地区,并能够明显克服拥堵问题。尼日利亚拉各斯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城市已经成功将缆车融入它们的城市交通网络中。在玻利维亚,拉巴斯在 2014 年推出的缆车现在每天运送 230,000 名乘客。


未来城市交通之路
无论城市选用哪种解决方案应对其独特的城市交通挑战,都必须采用全面、共享和高数字技术含量的方法。只有当规划者采用电动踏板车、地上交通或按需班车等多样化出行方式时,通勤者才能自由而愉快地穿梭于整个城市。
Image Credits:
Self-Driving Buses, video by New China TV
Chariot, photo by SFGate, taken from commons.wikimedia.org,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MOIA, photo by Moritz Kindler, taken from unsplash.com
E-Scooter, photo by JoachimKohlerBremen, taken from commons.wikimedia.org,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E-Bike, taken from maxpixel.net, Creative Commons CC0 1.0 Universal
Cable Cars, photo by Robert Breuer, taken from de.wikipedia.org,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Le Tube, photo by Tibidibtibo, taken from commons.wikimedia.org,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Buses Over Traffic, video by Wisdom Land